2015年,经济技术部在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谋划,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2015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推荐,并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各级劳模休养、身份认定、专项资金发放等一系列管理服务工作;完成了我市“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同时全面启动开展了五大功能区域劳动竞赛,全年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共计36项,全市参赛企业覆盖面达到86%、参赛职工达到570万人次;成功举办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各地、各行业新建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促进了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全年共计表彰重庆五一劳动奖状142名、重庆五一劳动奖章311名、重庆市工人先锋号490名。工人日报、重庆时报、中国职工科技报、当代劳模杂志、人民网、中工网等媒体刊物对我市劳动模范、劳动竞赛、职工技术创新等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持续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此方面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一、以全国劳模推荐评选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劳模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1、成功评选推荐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81名。全总下达给重庆市的81个推荐指标全部顺利通过评审,重庆市总工会报送资料以齐全、优质、零差错而得到全总审核组的肯定和好评,成为最先通过审查的单位之一。我市81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组团赴京参加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并在返渝后得到市领导的接见,其奖金、光荣册已全部发放到位。
2、落实全国劳模专项补助资金546万元。2015年全国劳模专项补助资金共计546万元发放到位。完成全国劳模专项资金相互交叉检查工作。来渝检查组听取了市总工会全国劳模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汇报,分别到万州区、大足区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电话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对市总工会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标准严格,程序公开、发放到位,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的充分肯定。此外,全年组织了共计9批149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省部级劳模参加全总举办的休养活动,受到参加休养劳模的一致好评。
3、落实省部级劳模专项补助资金近2100万元。一是从2015年7月开始对全市省部级劳模的收入状况、特殊困难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各地上报的调查资料进行认真核实、汇总、核算,于12月下旬发出了2015年省部级劳模生活困难补助、特殊困难补助、体检费用和2016年春节慰问金的安排发放文件,共计安排资金近2100万元。其中,为829名劳模安排生活困难补助856万余元;为535名劳模安排特殊困难补助404万余元;发放2016年春节慰问金444.7万元、健康体检费224.45万元;安排疗休养费用155万余元。二是为提出申请的100多名劳模认定了省部级劳模身份,完善了全市4500多名省部级劳模档案库。三是健全完善劳模管理相关政策体系,出台了重庆市劳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省部级以上离退休劳模享受荣誉金初步方案。
4、组织安排千余名省部级劳模参加疗休养。联合产业、区县力量,以万盛九锅箐森林公园、武隆仙女山、巫溪红池坝为休养点,组织包括65岁以上劳模在内的省部级劳模参加市内休养;以北京、北戴河、青岛等11个地方为休养点,组织65岁以下劳模参加市外休养。此项措施融合了“首次开展市内休养、首次确定市内休养基地、首次高龄劳模出行、首次联合基层”等多项“第一”,开启了我市分类组织、整合力量、丰富层次开展劳模休养活动的新型模式。全年已组织共计36批1048名省部级劳模开展休养活动,得到参加休养劳模的高度赞誉,部分劳模以诗词、信件等方式对党、政府和总工会的关心关怀表达了感激之情。
二、以开展五大功能区域劳动竞赛为驱动,进一步掀起各领域劳动竞赛热潮
5、全面开展五大功能区域劳动竞赛活动11项。将2015年作为我市百万职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收官之年,完成了劳动竞赛活动的各项指标,中国职工科技报等刊物专题报道了我市“十二五”劳动竞赛成果斐然。结合各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完善了五大功能区域劳动竞赛总方案和子方案,举办了五大功能区域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完成竹材编织、“互联网+传统企业”、建筑行业、冶金行业数控车工钳工、刀工、美容美发、焊工、印刷、餐饮服务、导游服务、金牌导游员、饭店服务等11项技能大赛。同时,劳动竞赛日益注重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其中,都市功能区“互联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技能大赛等活动在互联网推动企业管理和发展领域探索新型竞赛模式,促进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育提升,助力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受到市场企业的热烈追捧;9月份联合重庆市电视台都市频道,在观音桥商圈举办了“展风采、促发展、建功渝东南”导游服务技能表演赛,进一步转化了技能大赛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宣传了渝东南地区主要旅游景点,社会反响热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6、持续开展其他各领域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25项。联合产业工会开展了卫生计生监督、轨道营运、服装制版师、保险营销员等行业共计12项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其中重点工程以及“新千公里”建设、公租房建设等重点项目劳动竞赛保持了深入开展、有力推进的良好态势。联合市公安局、商委、国资委、文化委、规划局、气象局等市级部门举办了餐饮住宿、印刷、化学检验、工程测量、地理国情、天气预报等共计8项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根据全总要求,联合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委四家单位举办了五个项目(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动画绘制员)的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重庆选拔赛,共计300多人次参赛,为其中五个比赛项目的第一名选手颁发了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7、深入推进开展区域示范性劳动竞赛。两江新区开展促进区域发展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举行了促进区域发展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推进活动暨志愿者队伍授旗活动,在浙江舟山举行的“十二五劳动竞赛总结暨促进区域发展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并获得全总即时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个、全国工人先锋号8个。重庆市涪陵页岩气田启动了“争当新时期铁人、建设百亿方气田、建功国家新能源”专题劳动竞赛,共有参赛队伍220多个、参赛职工8000余人,确保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使气田正在成为新型能源开发“竞赛场”。为促进成渝高铁早日开通,继续开展成渝客运专线建设等跨省市重点项目劳动竞赛。
三、以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促进职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8、创建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达到280余个。今年年初,市总领导为我市获得“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的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授牌,进一步提升了各地的创建热情。10月,成功举办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区县总工会、市级产业工会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同时明确了全市下一阶段的创建目标、任务和举措。截止目前,全市共打造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80余个,参与劳模超过500人,吸纳各类优秀创新人才近4000人,近年来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及攻关项目近3000项,累计取得专利1581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300多项,实现创新成果转化1572项,开展技术培训超过7000场次,培训职工和服务对象33万余人次,技能提升18万余人次,企业类工作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485亿元。12月,为5个市级示范工作室拨付了第二年创新补助经费各5万元,指导5个工作室申报全总职工创新补助资金。其中重钢集团周亚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提高超高强度船板E47止裂性能工艺研究》已被批准为全总首批16个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之一,获得全总拨付补助资金15万元。
9、组织评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00项。开展了首届重庆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在机械、化工、建材、环保、能源等各领域共计评选出100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并分别对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给予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的奖励,鼓励和支持职工群体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
10、设置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渝工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以创新成果库、创新成果展示、创新招贤榜、创新之星、创新名企、重大活动等六项板块为主要内容,创建并运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网络平台“渝工创新”,促进创新成果、创新团队、企业研发、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力争以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交流和转化。
11、参与组织劳动技能真人秀《为你喝彩》年度总决赛。配合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参与组织重庆市首个“电视真人秀+劳动技能”的竞技活动《为你喝彩》“2015年度总决赛暨年度盛典”。此项活动至今已经过三个赛季的技能比拼和电视录播,报名选手绝大多数来自于基层一线,通过个人展示、专家评审、挑战高难度、选手对决等一系列层层选拔,最终决出黄金宝座技能大奖即冠军1名以及“技能风采”、“文化传承”、“超凡创意”等8个单项奖。
四、2016年工作计划思路
1、全国劳模管理方面。一是按照全总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劳模第一期春节慰问金、第二期生活困难补助金、第三期特殊困难补助金的发放及体检组织工作。二是完成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的评选工作,配合筹备五一表彰大会。三是组织全国劳模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加全总开展的疗休养活动。
2、省部级劳模管理方面。一是落实好2016年省部级劳模专项补助资金发放工作。二是继续分层次开展省部级劳模休养活动,使省部级劳模参加休养人数达到1000人。三是争取出台省部级以上退休劳模荣誉金相关政策。
3、劳动竞赛方面。一是做好2016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的评选和表彰工作。二是开展五大功能区劳动竞赛,计划开展金融点钞、卫生护理、茶艺、餐饮摆台、消防、焊工、建筑等13场技能大赛。三是联合市公安局、市气象局等市级部门开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气象预报员技能大赛等活动。四是联合市级产业工会开展重点工程、高速路建设、旅游服务、青年教师授课、卫生护理、金融行业、粮食行业、美容美发、水务技能等劳动竞赛。
4、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方面。一是指导基层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支持基层开展互访交流活动。二是在2016年“五一”之前出台市级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验收评选办法,命名一批市级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三是指导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职工创新补助资金。四是进一步完善并推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网络平台“渝工创新”,扩大其在基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