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的意见
(2016年7月15日)
2015年11月20日,市委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启动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以来,全市工会系统改革自上而下有序有力推进,市总工会、市级产业工会、区县总工会、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改革全面铺开、初见成效,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基层工会以及区域(行业)性联合基层工会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基层工会改革的形势更加紧迫、条件更加成熟。为贯彻落实政才书记关于重庆群团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群团改革专项小组会议精神,推动重庆工会改革任务全面落地、向纵深发展,现就进一步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改革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基层工会直接联系服务引导职工群众,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关键。进一步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是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迫切要求,是打通联系服务引导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客观要求,必须摆在党的工会工作改革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带工建制度机制,落实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职工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相统一的基本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继承深化好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措施,针对自身 “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突出问题推进改革,落实在基层见效、让职工满意的改革要求;坚持服务为重,把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贯穿改革全过程,促进单位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基层单位不同的性质规模、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以及职工队伍结构特点、实际需求和工会工作现状等情况,对症下药,精准实施。
(三)改革目标。通过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能力、自我发展的活力,真正实现改革工作实起来、工会干部强起来、基层工会活起来、服务阵地转起来、工作品牌亮起来,不断提升基层工会工作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进一步把握改革重点内容
结合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职工之家建设的意见》《关于争做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的意见》,以“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突出重点、善抓关键,全面落实改革要求,让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工会组织有更多归属感。
(一)改革工作实起来。基层工会要广泛问计于职工群众,进一步梳理“四化”问题清单,针对存在突出问题制定改革措施,不在多、在精,形成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务实管用、职工认可的工作方案,列出重点任务清单和实施进度表,推行台帐式管理、挂单式作业。方案要广泛征求会员代表意见、经过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备案,在7月底前完成方案编制并启动实施。
(二)工会干部强起来。配强干部队伍,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工会干部,根据需要也可配备挂职人员,探索基层工会委员、代表作用发挥有效途径和办法,采取配备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组建职工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充实工会工作力量。推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员工会主席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推行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出资人除外)担任工会主席。区域(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以及联合基层工会主席由区域行政、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党员负责人或聘请政治素质强、工作热情高、群众口碑好的专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担任。基层团组织主要负责人根据实际,以青年职工代表身份兼职或担任工会副主席,也可担任青年委员。加强素质提升,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实地观摩、成长激励等方式,提高基层工会工作者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本领,努力成为职工群众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创造活力的激发者、技能提升的促进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现实困难的帮扶者。强化作风转变,按照“知职工、懂职工、爱职工”的标准,基层工会干部大部分工作时间到职工群众中去,并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实现全天候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推动解决职工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争做“绝对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
(三)基层工会活起来。激活组织体系,完善基层工会委员会、分工会、工会小组等各层级组织设置,注重发挥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作用,形成高效运转组织构架,确保政令畅通。推动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职工董事监事等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搞活运行机制,坚持以职工为本,建立职工需求定期调查制度、职工诉求及时回应反馈制度,推行菜单式服务,购买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落实以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常任制、会员评家、工会干部问责制为重点的会务公开制度,构建“职工提出—工会主导—社会力量承办—职工参与—职工评价”的活动开展和工作机制。用活工作经费,推动基层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工会经费的60%落实基层工会经费,保障基层工会工作开展和职工正常福利待遇。上级工会采取项目化补助等方式,支持基层工会开展服务职工工作。
(四)服务阵地转起来。建好自有实体阵地,与党政共建共管共用活动场所,设立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爱心妈咪小屋、文体活动室等职工愿意来、方便来、经常来的实体阵地,并根据职工实际需求,推行错时上下班、周末值班等制度,提高使用效率。用好区域服务站点,充分利用依托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的群团服务站(点)和地方性公共文化阵地等公共资源,开展服务好职工群众活动。搭好网络服务平台,宣传引导职工群众运用市总工会官方网、“渝工娘家人”微信公众号、手机APP、重庆群工系统以及区县工会网络平台等反映诉求、咨询问题、了解信息、接受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单位,依托单位网站建立工会工作网络平台,开通QQ群、微信群等网上工作平台,覆盖到各层级工会干部、委员和会员代表,提高工作效率;在职工人数较少的基层工会、分工会、工会小组,推行以工会负责人牵头建立覆盖联系服务职工的QQ群或微信群,及时了解、掌握职工动态,加强联系引导,实现线上交流与线下服务的有效互动。
(五)工作品牌亮起来。按照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原则,打造服务职工群众的特色品牌,让职工成长有平台、困难有帮扶、权益有维护、文化有活动。重点是推动“技能提升”基层化、小众化,结合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师带徒等工作和评选“工匠人才”“金牌工人”“首席员工” “技术能手”等活动;“关爱帮扶”经常化、精准化,做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常规化帮扶的同时,丰富拓展关爱服务职工的范围、内容、形式,建立生病生日慰问、婚丧嫁娶走访、心理咨询辅导、职工互助保障等普惠性的关爱制度;“法律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挥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的作用,完善职工维权维稳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依托市总工会“千名律师进企业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和区县总工会签订律师、法律直通车等服务资源推行 “上代下”维权,提供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法律咨询、协助规范用工行为、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法律援助等服务;“职工文化”思想性、教育性,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职工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可根据职工需求爱好设立兴趣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三、进一步抓好组织实施
(一)强化党的领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和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以及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推动基层单位明确党建责任制中党组织加强对工会工作领导的具体内容,并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范围。基层工会要积极争取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支持,建立请示报告、定期汇报等制度,推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工会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会改革推动合力。
(二)强化责任落实。市总工会由基层组织建设部牵头负责,其他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市级产业工会委员会、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区县总工会为责任主体,产业工会委员会主席、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主席、区县总工会党组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对所属(辖区内)基层工会改革工作的领导,立即行动起来,注重方式方法,聚焦发力、借势发力、持续发力。可结合本行业本系统本地区以及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提出分类指导的具体性意见。在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的基础上,每个市级产业工会、市级机关工会打造不少于2家基层工会改革示范单位(国企、事业单位、机关),每个区县打造1-2家基层工会改革示范单位(非公企业或社会组织)。
(三)强化有序实施。按照“我市改革试点在9月底前完成、10月接受全面检查验收”的要求,基层工会改革大体分三步纵深推进:7月中旬至8月底,全面启动、初见成效,职工群众对改革工作、工会组织的知晓度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全覆盖。9月初至10月底,攻坚克难、成效明显,职工群众对改革工作、工会活动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工会示范单位打造全面完成;11月初至12月,形成制度、常态推进,职工群众对改革工作、工会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基层工会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基层单位各类宣传阵地,广泛、持续、大力宣传中央和市委群团改革精神、市总工会改革要求、本单位工会改革措施、工会法律法规章程、建会入会好处实惠等内容,引导企业了解、支持工会改革,吸引职工参与工会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特别是要在改革方案起草、改革措施推行、改革效果评估等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依靠职工群众、为了职工群众,注重在参与工会改革、工会活动、享受工会提供服务中提升职工群众对工会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让职工群众从心底里感到工会是职工自己的组织。
(五)强化督促检查。市总工会党组成员要把对分管产业工会和联系区县的基层工会改革作为督导工作的重点,传导压力、深入指导、经常过问。市级产业工会委员会、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区县总工会要结合推进自身改革,加强督促检查指导,确保基层工会改革真正落实、落细、落小,真正在基层见到实效,真正让职工群众满意。市级产业工会委员会、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区县总工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引入基层和职工说了算的指标体系,通过依托第三方评估、网络调查、同职工面对面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强化“面向基层、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和“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由职工说了算”的工作导向。